close

內容來自hex連江縣如何向銀行貸款un新聞

中國碳市場觀察流動性、總量與減排前景

見證瞭五個碳交易試點市場陸續開啟、被視作中國碳交易元年的2013年結束瞭。在歐盟碳市場低迷,澳大利亞政策轉向的背景下,中國這個排放量最大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碳市場上如何發展變得至關重要。多數人認同,中國碳市場的成功與否,將左右全球碳市場的發展甚至生存。當下,國傢發改委正著手進行全國碳交易市場頂層設計,在法律依據、總量控制、納入范圍和配額分配等各方面開展研究。在政策層面之外,各自探索、各有特色的7個試點中已有5個啟動交易,波動的碳價也讓人們開始把註意力放在瞭市場上。除各試點控排企業外,有意向的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也在密切關註這個新興的市場,小心翼翼地尋找機會。流動性難題這的確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2013年,廣東省配額總量約3.88億噸,使之在規模上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碳市場;湖北省配額總量3億噸,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碳市場。此外,上海碳市場配額約1.6億噸,深圳約0.33億噸,北京約0.5億噸,天津據路透報道發放瞭1.6億份配額;6個市場總計2013年配額約為11億噸。同時,市場參與者數量也在逐漸擴大。擁有最多控排企業的深圳除635傢控排企業和197傢建築物外,還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開放,吸納瞭各類會員約500戶,使會員總量達到1302戶。此外,北京納入企業約490傢,上海納入191傢,廣東242傢,天津114傢,湖北140傢左右,7試點納入企業總數約為2000傢。然而,盡管有市場規模和控排企業數量的保證,在市場剛剛起步的當下,仍有多種因素制約著交易活躍度。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1月19日,深圳市場有效交易日102天,上海市場38天,北京17天,廣東2 天,天津16天;五個市場線上交易成交總量482421噸,約為配額總量的萬分之五。從市場主體上看,各試點中,深圳市場所允許參與的主體最為開放,除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外,也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另一個允許個人投資者進入的是天津市場,但與深圳不同,對機構投資者有中資控股的要求。除此之外,目前其他已啟動試點主要仍為企業間交易,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作用未能發揮。同時,現在各試點市場全部為現貨配額市場,產品單一,期貨等相關金融產品開發尚需時日,納入企業也無法通過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此外,由於國發[2011]38號文、國辦發[2012]37號文對於交易所業務的相關限制,各市場所提供的交易方式均受一定影響。因此,在市場主體、市場機制、產品設計等多因素影響下,流動性成為各試點啟動後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供需關系未可知在這個價格波動的市場上,控排企業普遍反映,擔心配額價格過高增大履約成本,同時難以判斷價格走勢,不知何時買賣;而投資者們則在緊張價格下跌,所持配額價值縮水,一如現在的歐盟市場。但作為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目前各試點的配額發放松緊情況仍不明朗,供需關系難以判斷。首先,部分試點存在配額發放偏多的可能。在推進碳交易試點工作的過程中,雖然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對控排企業開展瞭大量的溝通、協調、培訓工作,但在市場推動初期,配額發放的松緊和數量仍是企業關註的焦點,對所分得配額不夠履約的擔心也成為企業參與的最大阻力之一。因此,部分試點考慮到企業壓力,配額發放不會過緊,應會基本滿足企業履約需求,配額稀缺性有待市場檢測。其次,數據盤查工作準確性也對配額發放造成一定影響。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各試點在作為發放基礎的前期數據盤查工作方式上存在較大差別,有的試點采取招標形式,安排不同核查機構進行核查;有的試點出臺瞭核查指南,指定一傢核查機構完成全部核查;有的試點則以企業上報數據為主,盤查機構加以輔助。在此情況下,部分試點數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會受到一定影響,導致配額發放過多或過少。此外,隨著CCER(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各項工作的陸續開展,作為補充機制的CCER也將在年中成為重要市場影響因素。由於各試點均允許5%-10%的CCER抵消,而北京、廣東簽約的兩筆CCER價格又在市場價的30%左右,因此企業很可能運用低價CCER置換配額,由此產生更多的配額供給,拉低配額價格。加之目前各市場碳價尚未反應企業減排成本,因此市場參與者的價格預期以及今年上半年的價格走勢仍待市場觀察。回歸減排不過,作為碳市場的學習者,國內各試點均吸取瞭歐盟此前一次性發放配額過多、難以調整的教訓,並結合北美市場經驗,設置瞭市場調節機制。其中,北京針對價格異常波動建立瞭拍賣或回購配額的機制,天津也采用瞭拍賣或固定價格出售的方法,上海的方案為“會同有關部門采取相應調控措施”,而廣東已經在2013年的配額中設立儲備配額0.38億噸,包括新建項目企業配額和調節配額。深圳在《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對市場調控的規定最為詳細,采取瞭配額後期調整、固定價格出售和配額回收機制等組合手段,對市場流通的配額進行總量和價格雙調控。“服務實體經濟”是目前各試點反復提起的話題。各試點在碳市場整體設計上做的多方探索,評判指標絕不在價格的高低;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最終要解決的是環境問題。中國碳市場試點的建立,促進各試點完成瞭對區域內排放大戶的數據核查,基本“摸清傢底”,並出臺瞭一系列適合本地情況的分配方法。同時,經過反復多次的培訓,也使控排企業對溫室氣體減排有瞭更多的認識,甚至吸引瞭管控范圍外企業的自願參加。中國碳市場從減排出發,最終還將回歸到減排,市場價格和監管手段能否最終對企業形成激勵和倒逼,促進實體經濟真正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實現減排,才是這一切努力的題中之義。(編輯 王世玲)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1-21/161598371.html

房貸信用貸款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lditosw3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